服務熱線:95566信用卡熱線:40066 95566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中行 > 中行歷程
網(wǎng)銀登錄

中華民國順勢成立,中國銀行應運而生(1912年)

大清銀行舊址,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此開業(yè)
(上海漢口路3號,后改為漢口路50號)

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銀行涌入中國,通過壟斷國際匯兌業(yè)務、資本輸出、政治貸款、發(fā)鈔、經(jīng)營中國對外賠款等手段,扼住了中國金融、財政的咽喉。1895年甲午戰(zhàn)爭后,外國資本大量涌進國門,中國的金融、財政狀況更加惡化。19世紀末,國內有識之士倡導興辦銀行,“以中國之銀,供中國之用”。

中國銀行的前身是中國第一家國家銀行——戶部銀行。光緒30年元月28日(1903年3月14日),奕劻上奏“試辦大清戶部銀行推行銀幣”。經(jīng)過一年多的籌備,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國家銀行——戶部銀行于1905年8月在北京成立。1906年,戶部更名為度支部。1908年2月,戶部銀行改為大清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到1911年,大清銀行在全國各省省會和通商口岸設立分支機構35處,成為清末規(guī)模最大的銀行。

大清銀行為官商合辦的股份制銀行,股本總額1000萬兩白銀,官商各占半數(shù)。辛亥革命爆發(fā)后,作為清政府中央銀行的大清銀行,除上海分行外,分支機構絕大部分已經(jīng)停業(yè)。為了保全商本,以大清銀行秘書長項藻馨為主的大清銀行股東,于1911年11月5日成立了股東聯(lián)合會,并于11月14日發(fā)布公告,公告的主要內容為:接各處分行報告,軍政府有誤認大清銀行全系官股,取去現(xiàn)洋莊折等要件,甚至將行員拘留,賬款紊亂,事機萬急;要求股東于11月18日到漢口路開會商討對策。參加股東會一系列活動的主要是大清銀行浙江籍股東及部分高級負責人。1911年12月4日,股東聯(lián)合會改名為“商股聯(lián)合會”。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大清銀行副監(jiān)督陳錦濤經(jīng)時任政府司法總長的伍廷芳提名,出任臨時政府財政總長。此時,迅速建立新政府的中央銀行,是非常緊迫的事情。大清銀行本來就是清政府的國家銀行,實力雄厚,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央銀行是再合適不過了,正如陳錦濤在致臨時參議院咨文中所說“借已有之基礎,應目前之急需,既可以增長民國之實力,又可因其資金為通融,實為民國國家與銀行股東兩得兼利之道?!庇谑顷愬\濤常駐上海,于漢口路大清銀行樓上專門籌劃此事。陳錦濤開始借助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的力量,著手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建立政府中央銀行。

經(jīng)過大清銀行南北方商股的充分醞釀籌劃,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于1912年1月初正式上書孫中山,建議“就原有之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重新組織,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一面停止大清銀行貿易,實行清理。其原有之官股500萬兩,即行消滅,備抵此次戰(zhàn)事地點各行所受損失及一切濫賬;一面組織中國銀行,以大清銀行房屋生財?shù)软?,統(tǒng)歸接收應用。股東等原有之大清銀行股份500萬兩,仍承認為中國銀行股份,照票面價額,換給股票作為舊股,另再加招商股500萬兩?!眻蟾孢€對大清銀行如何改為中國銀行的具體辦法提出了意見:“一方面另設大清銀行清理機關,附屬于中國銀行內,另置簿據(jù),劃分界限;另一方面自財政部批準之日起,作為籌備期間,由財政總長委任正副監(jiān)督會同大清銀行股東代表籌辦一切?!?/P>


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呈請孫中山批準成立中國銀行文

孫中山見到報告后,立即面示陳錦濤:“新政府既已成立,凡商民已得舊政府正當之權利,自宜分別準予繼續(xù)。所請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添招商股500萬兩,認為新政府之中央銀行,由部籌款,以雄財力,并請派正副監(jiān)督,先行開辦,克期成立。凡新舊營業(yè)賬款,請分電各省都督力加保護,并將該行原有房屋、器具、簿據(jù)等項先行發(fā)還各節(jié),大致尚屬妥協(xié),著即準行?!?/P>

陳錦濤立即以財政部名義,于1912年1月24日將上述指示書面批復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同時委任吳鼎昌、薛頌瀛為正副監(jiān)督。1912年1月28日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召開股東大會,傳達了批示。大會決定由股東會職員組成中國銀行臨時理監(jiān)事會,負責與正副監(jiān)督籌訂章程,并管理全行事務。


大清銀行第一次官商會議全體人員的合影

1912年2月2日,大清銀行上海分行停業(yè)清理。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3號大清銀行舊址慶祝成立并開始營業(yè);1912年2月14日,中國銀行南京分行在南京城內珠寶廊宣布開業(yè);1912年8月1日,中國銀行總行在北京西交民巷原大清銀行舊址成立,上海中國銀行隨即改稱上海分行。隨后,天津、漢口、濟南、杭州、廣州、南昌等地的大清銀行也都在清理后,相繼改為各地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

伴隨著中華民國的誕生,中國銀行成立了。伴隨著中國近現(xiàn)代金融業(yè)的發(fā)展,中國銀行開始了她不尋常的前進歷程。

背景資料:

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呈大總統(tǒng)文及批復

一、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呈大總統(tǒng)文(1912年1月)

為呈請事。竊維百政繁興胥視財政,財力發(fā)展端賴金融。矧新政府建立伊始,軍需孔亟,財政萌芽,不得不以發(fā)行軍用鈔票、募集公債兩項為急,則治標之計斯不能不有完全鞏固之金融機關維系其間,此中央銀行之敷設,誠為目前唯一急務已。中國從前財政紊亂,悉聽商家自為風氣,中央無建設之銀行。自大清銀行開辦后,官商資本各五百萬兩,總分行號推行五十余處,基礎雄厚,滿清政府承認為中央銀行,授以發(fā)行紙幣,許以經(jīng)理國庫暨發(fā)行公債事務。外國公使有詢及者,度支部以確系中央銀行相答復,且于現(xiàn)在發(fā)行之鈔票同國家名義為之擔保。股東等有鑒于此,以大清銀行享有種種特別權利,故不惜踴躍附股,輾轉購買,爭相投資。今者,民國維新,而商民固有之權利自未可稍加損失,應請就原有之大清銀行改定名稱,重新組織,作為新政府中央銀行,匪徒收事半功倍之效,抑實寓保商恤民之意。何者?蓋自武昌起義以后,黎副總統(tǒng)照會各國領事,暨大總統(tǒng)誓詞內均聲明:滿清政府與各友邦締結條約,所有外人已得權利,新政府概繼續(xù)承認。是對之外人既昭示以大信,對之本國商民已得之權利更無不繼續(xù)承認之理。股東等連日開會集議,全體請求,擬一面停止大清銀行貿易,實行清理,其原有之官股五百萬兩即行消滅,備抵此次戰(zhàn)爭地點各行所受之損失及一切之濫賬;一面組織中國銀行,以大清銀行房屋生財?shù)软椊y(tǒng)歸接收應用;股東等原有之大清銀行股份五百萬兩仍承認為中國銀行股份,照票面價額換給股票作為舊股;另再加招商股五百萬兩,以一半由舊股東擔任購買,以一半普遍招商承買,新股所派余利,應比舊股略示優(yōu)異,其利益之如何分配,應俟新政府派員會同股東協(xié)定;此股東等籌議之大概情形也。伏查大清銀行改設中國銀行,本旨在使一方面不費手續(xù)成一完全鞏固之中央銀行,一方面對于商本不使略有損失,藉以維持信用于將來。凡未經(jīng)改設以前,所有債權債務作為舊賬,另設機關專任清理;凡既經(jīng)改設以后,所有營業(yè)務求堅實不拔、根深蒂固,合于中央銀行性質而后已,截然兩橛,絲毫不容含混,庶乎利國利民,財政于以余裕已。謹擬辦法大綱數(shù)則,錄呈鈞鑒,伏乞大總統(tǒng)俯準,批示施行,實為公便。謹呈。

大清銀行截止舊歷12月30日(1912年2月17日)為止,各行一律停止營業(yè),實行清理,所有清理辦法大綱如下:
(一) 另設清理機關,附屬于中國銀行內,所有簿據(jù)均應另置,劃分界限。
(二) 各處民軍所取之現(xiàn)款賬款暨生財?shù)软?,應請新政府照?shù)發(fā)給公債票,以恤商艱。其取去簿據(jù),由新政府電飭各省都督一律發(fā)還,俾資清理。
(三) 收取舊欠,新政府應擔任保護,以重商本。
(四) 清理后如有損失,應以滿清政府官股五百萬兩消滅備抵。
(五) 本銀行商股五百萬兩一律改為中國銀行股本,定期另換股票。
(六) 本銀行行產(chǎn)、生財?shù)软?,由中國銀行接收應用。

中國銀行自舊歷壬子年正月初一日(1912年2月18日)實行開辦,謹擬辦法大綱如下:
(一) 本銀行由新政府承認為中央銀行,應訂章程由財政總長派員協(xié)同股東商定。
(二) 本銀行專招商股,惟開辦時可先由新政府酌撥公款若干協(xié)助,俟股份招齊即行撥還。
(三) 本銀行自舊歷12月中,財政部批準之日起,作為籌辦期間,先由財政總長委任正副監(jiān)督,會同大清銀行股東代表籌辦一切。

二、財政總長批示

右批示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呈悉,奉大總統(tǒng)諭:“新政府既已成立,凡商民已得舊政府正當之權利,自宜分別準予繼續(xù)。所請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添招商股500萬兩,認為新政府之中央銀行,由部籌款,以雄財力,并請派正副監(jiān)督,先行開辦,克期成立。凡新舊營業(yè)賬款,請分電各省都督力加保護,并將該行原有房屋、器具、簿據(jù)等項先行發(fā)還各節(jié),大致尚屬妥協(xié),著即準行?!敝林醒脬y行約法及辦事招股等項細章,應由監(jiān)督會同該股東會代表商訂,呈請本部核準,分別送交參議院議決,由大總統(tǒng)批準后再行飭知遵照。此批。(1912)元月24日

相關服務